头痛与心理疾病
 

上头要的报告明天就得出,可现在才写了一半,眼见又要熬夜加班。心里一着急,头也开始隐隐作痛,心情愈发低落。这种感觉,或许您也并不陌生。但这是为什么呢?是负面情绪引发了头痛?还是头痛导致心理失衡?头痛跟我们的精神状态究竟有没有关系呢?

尽管很早就有人注意到心理疾病和头痛似乎存在关系,但是直到19世纪末,这个概念才有弗洛伊德 明确地提了出来。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,来自纽约的全科医生哈罗德?沃尔夫(Harold G.Wolff)针对偏头痛和心理疾病做了系统研究,提出了“偏头痛型人格”这一概念。按照他的定义,这一类人往往表现固执、谨小慎微、苛求完美并且常愤愤不平。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道理?不过,这个理论没能经受住后续研究的考验。其后研究表明,偏头痛患者并没有明确的性格特征。尽管如此,这一研究还是开启了人们结合生物、心理、社会等因素研究头痛的先河。

经过对大量数据的研究,心理学家最终还是没能发现头痛患者具有任何特殊人格,至于他们是否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,目前还没有定论。但心理疾病患者中偏头痛的发病率确实显著高于普通人群,这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。在普通人中,患有偏头痛的患者比例为10%,而在有情感障碍的人群中,患有偏头痛的比例高达30% ,是前者的3倍。这里顺便提一下,还有一个坏消息是,女性患偏头痛的概率是男性的3到4倍——30岁左右女性和男性患偏头痛的比例分别为24%和9%。这也许跟女性更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有关。

心理问题和头痛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,但很多数据都表明两者存在某种联系

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,还不能就情绪等心理因素与头痛的关系得出明确的结论。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,头痛与抑郁、双向人格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一定联系。有报告指出,在医院急诊室就诊的人格障碍患者中60%声称曾经感到过头痛。很多患者开始时仅仅是焦虑,后来开始偏头痛频发,最终发展成抑郁症。由此可见,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到头痛可以说再贴切不过。伴随着头痛汹汹而来的,除了乏力、困顿等令人倍感困扰的生理反应以外,各种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在头痛治疗方面,对于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控制同样可以发挥明显作用。

一项长达八年的研究发现,伴随较多心理问题的头痛症状,往往比心理问题较少的头痛更加不容易治愈。所以对于头痛患者来说,如果能尽早解决心理问题的困扰,对头痛的治疗肯定大有帮助。


常见心理治疗法

目前,治疗情绪障碍引起的头痛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:

心理药物干预——采用抗抑郁类药物针对不同病情采取数周乃至数月的治疗;

心理治疗——同样主要采取抗抑郁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。

研究表明,同样是对头痛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,药物治疗和压力管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最为明显,64%的头痛患者病情得到改善,单独的药物治疗和压力管理治疗的改善率则仅有38%和35%。综合治疗法的优势显而易见。

我们知道不良的情绪可能导致头痛,头痛同样可以诱发不良的情绪,这个恶性循环往往会令患者病情加重。要想缓解头痛,平时保持乐观的情绪十分重要。要培养自己宽广的胸襟,不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,遇到问题要有积极的心态,少抱怨少生气。在工作中尤其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,并加强身体锻炼,劳逸结合。

 
更多相关内容
 

 

健康生活3A8